“1949年前的4月24號,咱們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拉開了我們中國人民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1999年11月20日,第一艘返回式神舟一號宇宙飛船順利發(fā)射,至今為止,我們中國已經(jīng)勝利發(fā)射到了神舟十一號……”隨著激情洋溢的訴說,拉開了“月球,我們來了”科普公益講座的序幕。
4月22日——26日是科普周,吳橋校區(qū)中年級大隊部特別邀請了“無錫好人”、“科普達人”——王巨榛爺爺,讓他來引領同學們揭示月球背面不為人知的神奇奧秘。
王巨榛爺爺介紹“玉兔二號”月球車的工作原理
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地了解月球,王爺爺提前給同學們準備了學習資料,現(xiàn)場帶來了自己收集的各式航空紀念章和航天部送的航空模型,袖珍塑料盒里還有航空食品——中國第一位宇航員吃過的月餅,半導體芯片以及單晶硅片,還有一個按比例縮小的月球探測儀。
無錫唯一的“月球儀”
“嫦娥奔月”夢想變現(xiàn)實
王巨榛爺爺是原無錫市政協(xié)委員,九三學社成員,也是無錫市老科技講師團和無錫市關工委五老講師團成員。30多年來不斷給自己充電,吸收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知識,他省吃儉用、博覽群書,藏書六千余冊,廣涉天文地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30多年來,他利用各種機會,在40多個城市,作過四五百場科普講座,在報刊上發(fā)表科普論文約百多篇。
每年的4月24號是“中國航天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在航天事業(yè)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的成功發(fā)射,特別是今年2019年1月3日在世界上首次軟著陸月球背面(馮卡門隕擊坑),還有釋放的“玉兔二號”的月球車,以及可以傾聽宇宙大爆炸嬰兒期初音的低頻探測器等等,這些可是人類航天事業(yè)的重大貢獻。
作為一個嚴謹?shù)睦峡破展ぷ髡撸蹙揲粻敔斣诿看沃v課前都會認真?zhèn)湔n,仔細了解聽眾對象的文化層次,當聽說是給外國語五六年級的學生做講座時,王老先生特別增加了深度,講座現(xiàn)場,掌聲笑聲不斷,王巨榛爺爺廣征博引,深入淺出,聲情并茂,交流互動,讓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變得十分有趣,容易掌握。風趣幽默的講座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同學們與科技前沿的距離。王爺爺說:我通過科普講座這種形式,不但要讓更多的人提高科學文化素養(yǎng),而且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大家的愛國熱情,使大家為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每一個進步產(chǎn)生自豪感。
王巨榛爺爺風趣幽默地介紹月球的構造
精彩的講座讓同學們久久不忍離去,圍著王爺爺問這問那,同學們對科學的態(tài)度和對月球的向往被王爺爺再次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刻苦鉆研,要向王巨榛爺爺學習 ,接力老一輩科學家的夢想,積極參與探月工程,讓中國的航天事業(yè)、登月計劃在我們這一代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勵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