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是否成了被課改遺忘的角落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育理念、課程目標、教學方法、教師角色作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今在中小學的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已經(jīng)成為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
  但是,在中小學實驗室里卻經(jīng)??梢钥吹竭@樣的情景:教師用近半節(jié)課的時間給學生詳細講解實驗原理、方法步驟、現(xiàn)象觀察、數(shù)據(jù)處理,甚至連實驗結果都講得清清楚楚。學生聽了教師的一番講解之后才進行實驗操作,沒有多少困難,也不用多動腦筋,簡直成了“照方抓藥”。
  實驗教師為何越俎代庖
  筆者就上述現(xiàn)象分別與小學、初中、高中教師交流,他們的觀點驚人地一致:不這樣,學生無法完成分組實驗任務。具體就是有的學生不會做實驗,有的學生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有的學生寫不好實驗報告。
  令人憂慮的是,教師長期越俎代庖,將導致學生的依賴心理蔓延,實驗預習、實驗設計、手腦并用反倒成了教師的“分內(nèi)事”。
  小學科學和中學物理、化學、生物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實驗不僅是這些學科教學的重要基礎,而且也是這些學科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重要方法和必要手段。實驗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能夠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訓練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有鑒于此,無論是原來的教學大綱還是現(xiàn)在的課程標準,都非常注重實驗。基于同樣的原因,國家在投入資金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時,把實驗室建設、實驗設備儀器配置作為重點,一幢幢嶄新的實驗樓拔地而起,一個個現(xiàn)代化的實驗室安裝完成,一批批實驗儀器配置到校。中小學實驗條件的改善,為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zhì)量奠定了良好的物質(zhì)基礎。但是,用大量資金購置的實驗設施,并沒有真正地發(fā)揮其應有的育人作用。少數(shù)中小學不重視實驗教學,讓寶貴的實驗資源閑置浪費。為數(shù)不少的中小學,雖然開展了實驗教學,但由于教師長期越俎代庖,學生分組實驗的收效甚微。
  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有歷史和現(xiàn)實兩方面的原因。
  歷史原因在于:課改之前,中小學教材對學生分組實驗寫得比較詳細,還編印了《學生實驗報告冊》,與教材配套發(fā)行?!秾W生實驗報告冊》將分組實驗的名稱、原理、步驟、需要觀察的現(xiàn)象、需要測量的數(shù)據(jù)、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一一列出,學生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操作便可。新一輪課程改革改變了以往包辦過多的實驗方式,為學生動手實驗預留了大量的時間、空間,目的是讓學生動腦、動手,從而提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遺憾的是,不少實驗教師仍然沒有轉變觀念,仍然死抱著原有的實驗教學法不放手。
  而現(xiàn)實原因主要有4個:一是課程改革的要求還沒有落實到實驗室。學校管理者、教研人員經(jīng)常深入課堂聽課,檢查新課程的落實情況,但卻很少到實驗室聽課并指導。二是部分實驗教師對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沒有用課程改革的精神指導實驗教學。有的中學教師公然聲稱,不做實驗也能在升學考試中獲得高分。三是實驗教師普遍認為,學生自己完成分組實驗難度大,不講解清楚,學生就不能完成實驗任務。這些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很耐心地啟發(fā)引導學生認識難度較大的科學原理,唯獨不愿意在分組實驗時“為難”一下學生。四是上級主管部門和學校對實驗教學考核的指標是實驗開出的數(shù)量,關注的是做了沒有、做了多少,卻很少關注學生實驗的動手落實情況。
   課改理念下的實驗教學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的課改目標之一,就是“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茖W(7-9年級)課程標準也明確規(guī)定:“科學課程將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和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BR>  分組實驗作為重要的探究形式,對學生學習小學科學和中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時需要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有時需要學生制訂實驗步驟,有時還需要學生分析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實驗結論。把本應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嘗試的問題,完全由教師講解了,學生還有什么可探究的呢?
  按照課改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要遵循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制訂計劃、設計實驗——觀察與實驗、獲取事實與證據(jù)——檢驗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等6個基本步驟來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F(xiàn)行的中小學教材,針對各學段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按照科學探究的六大步驟,設計了許多科學探究活動。學生探究時必須先動腦、再動手,通過手腦并用付出一定的(有時甚至是艱辛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教師一旦包辦代替,表面上看分組實驗順利完成了,但教育活動應有的深度卻在無形中喪失殆盡。
  實驗教學的改進方法
  筆者認為,實驗教學可以采取以下5種方法進行改進:
  一、是相信學生,讓學生從頭到尾自己做。分組實驗要研究的問題,一般是由教材提出的,年級不同,實驗的難度也不同,但都體現(xiàn)了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的理念。教材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提示。一般來說,有這些提示就夠了,余下的事要由學生完成。學生面對要研究的問題,必須預習,先動腦才動手,否則就無法完成實驗任務。
  二、是整體指導要少,個別指導要精。在學生預習實驗的前提下,可在實驗前安排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教師才作必要的指導,指導的內(nèi)容是學生“跳起來”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開始實驗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必有問必答,學生自己能解決的,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再給予點撥。
  三、是循序漸進,先“扶”后“放”。減少對學生分組實驗的指導,不能操之過急,開始一段時間還是要“扶一扶”,以免實驗難度過大讓學生失去信心。在學生逐步養(yǎng)成預習、討論實驗習慣的基礎上,再減少“扶”的成分。低年級與高年級“扶”的程度不一樣,同一班級不同的小組,“扶”的程度也不一樣。
  四、是加強對實驗教學的檢查考核。對實驗教學的檢查考核,既要關注學生實驗開出的數(shù)量,更要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是否處于主體地位。對于經(jīng)常越俎代庖的教師,要進行提醒和指導,使其擺正位置,扮演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
  五、是添置或制作實驗儀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不少中小學的實驗儀器已經(jīng)不能滿足教學要求,教師要按照實驗要求及時補充或制作所缺的實驗儀器,使實驗室的裝備跟上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步伐。
    實驗教師不必擔心學生完不成實驗任務,也不要過多關注實驗結果的正確率??梢灶A見的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做實驗,開始一段時間,學生操作的時間一定比教師包辦代替的長。對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充分預習、認真討論之后再進實驗室,操作完畢之后就離開實驗室,至于數(shù)據(jù)分析、現(xiàn)象討論、撰寫實驗報告等環(huán)節(jié),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再加上教師少而精的指導,也就不至于過多地占用實驗時間。另外,單從實驗報告的書寫質(zhì)量來看,讓學生自己做,可能效果暫時比教師越俎代庖的差,但這并不說明這種做法不好,因為過程是真實的,學生在實驗中獲益頗多,包括失敗的體驗和從失敗到成功的喜悅,這才是分組實驗的真正目的所在。

                      摘自 2008年12月26日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中國教育報 作者:徐亞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