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開放的中學化學教學模式淺議

                                   作者:李莉 

    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社會生活高度開放。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傳統的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由傳統的教學模式向現代教學模式轉變、由封閉的教學模式向開放的教學模式轉變是當今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只有開放性的教學才能培養(yǎng)出開放型社會需要的開放型人才?;瘜W學科作為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適應時代的要求,決不能再拘泥于課堂、課本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構建開放的化學教學模式,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化學,用化學,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本文筆者談談對構建開放的化學教學模式的膚淺認識。
    一、構建開放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化學教學片面強調知識和技能目標,忽視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新的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在開放的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將不再受“知識中心”的束縛,而應該實現知識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標的完美整合。在構建開放的教學目標及實施教學時要完全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課程目標。要實現由過去只重視知識目標逐步擴展到能力目標、技能目標、德育目標、情感目標等多個方面。這種開放性的目標具有更高的靈活性,進而也就成為連接學科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樞紐,體現素質教育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要求。例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問題為紐帶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結合本地區(qū)環(huán)境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借助探索性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協作意識等。
    二、構建開放的教學內容
    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不能完全局限于教材,而應該有開放的教學內容,以適應現代社會高速發(fā)展的需要。顯然傳統的“教材就是教學內容”,強調教師的教學要“忠于教材”的教學觀念已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要求。因此,超越教材、實現教學內容突破教材的局限向教材以外的方面拓展是十分必要的?;瘜W與社會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緊密的聯系,化學教學內容的確立應突出這一特點,既可以從實際問題引出化學學習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在實際情景中展開學習,還可以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景中去。例如水污染、礦物分布、溫室效應、臭氧空洞、化學能的利用、醫(yī)藥、農藥、基因研究、作物育種、競技體育、交通設施、宇航材料等均與化學知識有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適時補充拓展與之相關的內容。中學階段學生已有了生物、物理、地理等學科的初步知識,在確立教學內容時也可以加強化學知識與其他學科內容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還可發(fā)揮化學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設計家庭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觀察記錄現象,進行數據分析,以達到對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另外習題教學中在重視基礎題的前提下可設計一些開放性的試題,鼓勵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地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三、構建開放的教學形式
    開放的教學形式主要包括兩方面,即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模式和開放的教學時空?,F代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集體授課這種唯一的封閉式教學形式,應結合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適時調整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應具有靈活的特點,實現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和媒體互動等多維互動形式,真正使課堂“動”起來,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去質疑,讓學生發(fā)展求異思維,真正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成功的體驗。例如我們可采用分組討論式、實驗探究式、情景再現式、閱讀歸納式、圓桌談話式等。在教學中可適當采用一種形式或多種形式并用,這樣在靈活多樣的變化中顯現出更大的開放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使教學變得更精彩更富有生機。開放的教學時空是指化學教學時可從課內向課外輻射,由校內向校外延伸。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的化學教學幾乎完全被限定在了課內和校內,學生的課外學習機會幾乎完全喪失。課堂教學是化學教育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的學習資源。學校圖書館是學生課外學習的最佳場所,一般均配備有足夠的科普讀物,專業(yè)書籍和報刊,便于學生查找和咨詢有關的化學資料。自然博物館、科技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化工廠在研究資料或研究成果方面的豐富積累,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通過參觀、訪問、講座、討論等學習途徑,可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化學與社會和技術的關系。這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去觀察、去分析的開放式學習不僅使學生獲取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了學習和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
    四、構建開放的教學評價體系
    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化學課程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這一體系既要評價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對學生的學業(yè)評價應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強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并重。課堂教學評價應具有一定的激勵和導向的作用,是課堂教學的指揮棒。傳統的教學評價用統一的模式標準去要求,用預定答案或現成的結論作為評價學生的依據,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是封閉的。開放的教學評價應當是打破“教師中心、知識中心、書本中心、應試中心”的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能突出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造性,能實事求是的全面評價課堂教學,不帶有任何成見和偏見,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評價時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重視教師及他人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實現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在紙筆測驗中不應孤立地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測試,而應放在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背景中去評價,從知識的整體聯系上去考核。對學生學習的評價結果的呈現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評語和等級相結合等方式,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幫助學生較全面地認識自已在群體中的相對水平,明確發(fā)展方向和需要克服的弱點,使整個評價體系達到完善和諧的統一。
    五、構建開放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梢娏己玫膸熒P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營造出的活潑、生動、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主體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白居易說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聯系人的心靈世界的紐帶,它能激發(fā)潛能,誘導心智,感化道德,陶冶心靈。情感對于學生而言主要在愿不愿意學,喜不喜歡學,相不相信自己能學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學習動機、興趣、態(tài)度和意志等,它在人的學習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幾千年來,受“師道威嚴”思想的影響,傳統專制的師生關系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夸大到了極點,教學時學生不敢言,不敢思,不能自主,時時處于被動壓抑的狀態(tài),根本談不上自主性和能動性,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開放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之上,它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權利,解放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在教學中教師完全進入學生的交流過程,教師的評論始終與學生想表達的思想合拍,教師能很好地理解學生的感情,把學生看成是共同解決問題的伙伴。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用心去播種理想,用情去塑造心靈,用愛去澆灌生命之花。
    開放的化學教學模式是多樣化的。作為化學教師,只要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和開放意識,在生活中注意及時捕捉與化學有關的信息,進行開放的化學教學實踐,相信我們一定會迎來化學教育史上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