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來可以如此智慧
——好書薦讀:《教育智慧從哪里來》
手捧封面淡雅、墨香撲鼻的王曉春的《教育智慧從哪里來》,讀罷“前言”已難釋卷。那獨到的見解、細膩的分析、睿智的思考,于平實如白的文字里娓娓道來,沒有高深莫測的大道理,也無盛氣凌人的說教,卻有“面對面”的分外親切。書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則則生動的故事,似曾相識,簡直能與自身教育經(jīng)歷中的點點滴滴“對號入座”。王老師精彩的案例點評,不禁讓我一次次反思自己平時那些“瞎貓抓到死耗子”般的偶然成功,一次次驚詫于那些能從“山重水復”到“柳暗花明”的教育“金點子”,一次次嘆服于那些能叫“沉疴漸愈”的“心靈雞湯”?!氨娎飳にО俣龋嚾换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油然而生。
教育智慧源于真誠的愛心。學生跨進校園,正襟危坐于教師面前,并不意味著他們就開始接受教育了,只有在教師開啟了學生的心扉,邁進了他們那純真也不失戒備的情感世界的時候,只有在教師真心實意地快樂著他們的快樂,憂傷著他們的憂傷的時候,只有在教師變師生關系為朋友關系的時候,只有在他們由衷地信服于我們的時候,教育才真正開始。任何背離真愛的教育都是壓制與說教,都會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教師擁有真誠的愛心,并不等于不向學生說“不”,不等于過分遷就和縱容學生,那是對師愛的曲解,對學生終生發(fā)展的不負責任。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愛的教育”絕不排斥“嚴格的要求和嚴肅的紀律”。
教育智慧源于理性的研究。王老師認為,沒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緒化的教育,是教師素質提高與專業(yè)發(fā)展的最大障礙。教師應有研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教育絕不可能會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功范式,因為我們的對象是一個個個性鮮明的生命體,任何試圖以消磨其個性“棱角”為目的的教育行為與方式都必然遭致尷尬與失敗。
當學生的問題出現(xiàn)后,我們要運用“先提出多元假設(假說),再逐一驗證”這種科學家常用的思維方式,盡可能周全地了解情況,占有材料,多向歸因,弄清“為什么會這樣”,再作初步診斷,采取措施“對癥下藥”。而不是一發(fā)現(xiàn)問題就急促地去“管”,以至于撞到“南墻”,身心俱疲。教師還要充分認識到某種教育行為達到了預定目標,并不是事情的結局,還得“反思我的工作,學到新的視角和思維方式”,做名副其實的專業(yè)人員,做反思型教師。如此這般,教育智慧便有了源頭活水。
教育智慧源于對家長的指導。王老師認為,孩子所有問題的根子都在家庭。因而提出“新時代的教師,不會具體地指導家庭教育,不算合格教師”的觀點。從他點評的多個案例中,常有如此追問:孩子是誰帶大的?有什么樣的病史沒有?家長的職業(yè)是什么?家庭經(jīng)濟情況怎樣?父母關系和不和?家長教育思想是否一致?等等。捫心自問,我能答上來嗎?我了解多少?難怪有時苦口婆心與聲色俱厲之后,得到的卻是無動于衷或者“按倒了葫蘆起來了瓢”。因為我們沒抓到問題的根子,忽略了教育的另一個“陣地”——家庭教育。誠然,家庭教育的指導不能算是教師的本職工作。但我們回避得了嗎?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不從家庭教育這個根子上改變,簡直休想改變學生,即便是你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不過使其暫時在你面前有所收斂而已。與其這般被動“受罪”,不如主動做好家校溝通與聯(lián)誼,幫助家長確立科學的家教觀,不斷“支招”,整合教育合力。
教育智慧源于耐心的等待。教育的長周期性、遺憾性決定了其行走的姿勢——等待。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因而,面對學生,我們必須要有“千年等一回”的耐心,即便孩子一千次跌倒,我們也要做好第一千零一次將其扶起的準備。王老師在案例點評中諸如“慢慢磨”、“過渡期”、“持久戰(zhàn)”、“輕度干預+等待”之類的策略,無不彰顯出一個成熟教師應有的大度與從容。他一次一次地告誡我們:不要奢望孩子一下子就改變所有缺點。要用大尺度衡量他。只要縱觀他的表現(xiàn),這一個月比前一個月強,就是很大的成績。千萬不可用今天與昨天比,本周與上周比,用這樣的小尺度,只能增加教師的焦慮。
掩卷細思,確有茅塞頓開之感——教育原來可以如此智慧。
(摘自中國教師報 作者:朱培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