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有換位思想
蘇霍姆林斯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小時候住在一間雜貨鋪附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把某種東西交給雜貨店老板,然后換回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一天,他想出一個壞主意,將一把石子遞給老板“換”糖,雜貨店老板遲疑片刻后收下了石子,然后把糖換給了他。蘇霍姆林斯基說:“這個老人的善良和對兒童的理解影響了我終身。”這位雜貨店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擁有教育者的智慧:他沒有用成人的邏輯去分析孩子的行為,而是從孩子的角度,用寬容維護了一個兒童的尊嚴。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處在學生的位置思考問題,體驗他們的感受,這就是“換位”。這樣做可以幫助教師找到教育教學的障礙,從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一、當教學不順暢時
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有這樣的體會:自己精心準備的教案,上課時卻教得很費勁,學生學得也很被動,師生之間缺乏默契。這時,教師就要“換位”思考,考慮學生現(xiàn)有知識狀況、理解能力以及抑制他們思維的因素。比如,一個問題提出來以后,學生不配合教師,可能是問題問深了,學生踮著腳也夠不著;也可能是問題問淺了,學生認為不屑回答;也可能是問題問得漫無邊際,學生無從回答。因此,教師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注意啟發(fā)誘導,以期達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二、發(fā)現(xiàn)學生退步時
學生退步了,教師不應一味地責備,而要了解學生退步的原因。教師不妨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用心品讀孩子這本書,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盡快找到問題的癥結,幫助學生盡快走出學習的沼澤地。
三、發(fā)現(xiàn)學生說謊時
老師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學生變得越來越“圓滑”了,講起話來“三分為真,七分為假”,有的甚至是滿口謊言。學生為什么會說謊呢?從學生的角度看,一是由于某種原因,不愿或不敢說出事實真相。如學習成績差,做了不應該做的事,談話的對方(家長或是教師)比較專制等。這時,學生會為了逃避懲罰而說謊;二是當時情況對自己十分不利,為了保護自己而說謊;三是害怕別人知道自己的隱私而說謊;四是為了哥們義氣而說謊;五是不得已說了善意的謊言。因此,一方面,我們要理解學生說謊;另一方面,也要根據(jù)事實真相采取相應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講真話。
四、發(fā)現(xiàn)學生“早戀”時
中學生“早戀”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家長和教師通常認為,中學階段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如果中學生同異性交往“過密”,會耽誤學習,影響前途。一些教師甚至擔心中學生的“早戀”行為會導致犯罪。面對中學生間的異性交往,教師不應該大驚小怪,而應該積極開展正面的青春期教育,引領學生走出青春期。
五、學生情緒反常時
學生能否健康成長,是受心理情緒影響的。情緒反常的學生往往不做作業(yè)、不舉手,不回答任何問題,易發(fā)怒、不合群等。這時,教師要透視學生的內心世界,鼓勵他們敞開心扉,幫助他們吸取教訓,為他們排除困擾。
“換位”思想需要教師對學生付出滿腔的熱愛,教師的理解和寬容,會使教育更有成效。
(選自《中國教師報》作者: 王光輝)